2025/06
17为进一步彰显学校对德交流特色,深化中德学术合作,拓展师生国际视野,6月11日下午,由国际交流合作处主办,外国语学院、中德科技学院、中德工程学院联合承办的“青科德语”学术论坛第三讲在第三报告厅举办。世界著名汉学家、翻译家,德国波恩大学汉学系终身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特聘教授顾彬教授(Prof. Dr. Wolfgang Kubin)应邀来校讲学。本场讲座以“翻译与翻译理论:经常出现的误解”为主题,围绕翻译实践与理论研究中的核...
2025/06
05糖尿病是全球高发的代谢性疾病,开发长效、高效、无副作用的抗糖尿病药物是当前重大需求。传统多肽药物面临半衰期短、细胞膜穿透性差、溶解度低等瓶颈,尤其针对细胞内靶点(如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TPN1/2)的药物设计更是挑战。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TPN1/2是调控胰岛素和瘦素信号通路的关键细胞内靶点,但其高度保守的带负电活性位点使得传统小分子药物难以有效靶向,被认为是“不可成药”靶点。肽类药物在代谢疾病治疗中表现出巨大...
2025/06
04黑磷(BP)因较大的层间距和优异的快充性能,在钾离子(K⁺)存储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然而,不足的界面稳定性和缓慢的动力学特性,尤其是在高倍率(高C倍率)下,严重制约了实际应用。针对这一问题,化工学院秦国辉/刘福胜团队提出了一种通过路易斯酸碱驱动的原位转化策略—动静融合策略(LMMS),使亚稳态黑磷复合材料从稳定的边对面堆叠(edge-to-face stacking)演变为面对面堆叠(face-to-face stacking),以协调黑磷复合...
2025/05
30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类不断对材料的发展提出新的要求。复合材料的研究也逐步从传统的均匀复合扩展到梯度复合。本次“名家讲堂”特邀中国工程院院士,复合材料顶尖专家张联盟教授莅临,解读梯度功能复合材料的设计及应用。一、报告时间:6月4日10:20-11:30二、报告地点:四方校区尚舜报告厅三、报告题目:梯度复合效应及其重要工程应用四、专家简介:张联盟,1955年生,中国工程院院士、亚太材料科学院院士;武汉理工大学“战...
2025/05
29水产品作为重要的膳食来源,其新鲜度直接关系到食品安全与质量。然而,复杂基质环境下实现水产品新鲜度的快速、准确检测仍面临巨大挑战。传统方法如高效液相色谱虽具有高精度,但操作复杂、检测周期长、设备昂贵,难以满足现场快速检测需求。近日,生物工程学院王晓琨副教授团队在水产品新鲜度评估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团队创新性地开发了一种基于催化反应的次黄嘌呤(Hx)比色-比率荧光双模式检测方法,实现了水产品新鲜度的快...
2025/05
26催化剂是石油化工行业的核心技术,被称为化学工业的“芯片”。近年来,有机硼化物在高分子合成化学中展示了强大的催化和应用潜力。开发新型的有机硼催化剂,研究催化剂结构与催化性能的构-效关系,实现其对已有聚合反应性能提升及拓展其聚合反应类型和实现多样性结构的聚合物,对有机硼催化剂的潜在应用至关重要。化工学院王晓武教授、李志波教授在官能化有机硼(ACS Catal.2022,12, 8434–8443;Polym. Chem.,2022,13, 6551-65...
2025/05
26传统荧光高分子材料通常存在机械强度较低、耐久性差等问题,限制了其在工程领域的应用。基于此,化工学院高传慧教授团队以具有良好物理化学特性的聚脲材料作为载体,开发了一种高韧性荧光聚脲材料,相关研究成果以题为“A high-toughness NDI-based fluorescent polyurea based on gradient energy dissipation”发表在《Macromolecules》上。该研究基于梯度能量耗散机制,以1, 5-萘二异氰酸酯、聚醚胺D-2000、四乙烯五胺及异佛...
2025/05
20近日,英国皇家化学会旗舰期刊《Chemical Science》根据2024年发表论文的下载量、引用量等量等关键指标,遴选出一系列最受欢文章并编入Most Popular 2024 Articles系列合辑。化学院丁彩凤教授课题组发表的论文“A near-IR ratiometric fluorescent probe for the precise tracking of senescence: a multidimensional sensing assay of biomarkers in cell senescence pathways (Chemical Science, 2024, 15, 5681)”荣获“最...
2025/05
15一、题目:《论语》中的学习思想二、时间:5月20日10:10-11:40三、地点:崂山校区第三报告厅四、专家简介:陆信礼,山东嘉祥人,1975年1月13日出生。哲学博士,中国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传统哲学与文化方向的教学和研究。主持教育部、青岛市各级课题5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等各类课题近10余项;出版专著《梁启超中国哲学史研究评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3月版)一部,合撰《从制度变迁到...
2025/05
14聚合物材料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但其大量生产和不当处置也造成了资源和环境的双重挑战。与当前“生产-使用-废弃”的线性塑料经济模式不同,循环塑料经济强调在塑料服役结束后对其进行回收和再利用。开发能够解聚得到原始单体的闭合循环聚合物被认为是构建循环塑料经济的一项重要举措。闭合循环聚合物的开发在过去几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仍面临挑战,包括单体制备过程繁琐、聚合物热学和力学性能不理想、价格远高于现...
2025/05
08随着新能源技术的迅猛发展,储能设备的高效性与安全性成为核心挑战。其中,热失控问题尤为严峻——在快速充放电、高温或短路等极端工况下,储能系统内部温度骤升,易引发电解液分解、隔膜熔融,甚至导致设备燃烧或爆炸,严重威胁使用安全。传统热管理策略主要依赖于冷却液、风扇等物理散热手段,存在体积大、效率低、难以逆转等局限。而现有的热响应型电解质虽具备热触发保护功能,但普遍存在响应慢、不可逆及保护效果单一等问...
2025/05
06近日,数据科学学院于彬教授团队在生物信息学研究领域取得进展,相关成果以“Exploring the Latent Information in Spatial Transcriptomics Data via Multi-View Graph Convolutional Network Based on Implicit Contrastive Learning”为题发表在综合领域1区顶级期刊Advanced Science (中科院一区TOP期刊,影响因子14.3)。随着人工智能和生物信息学的快速发展,空间转录组学数据挖掘研究已成为生物信息学研究的热点前沿。它聚...
2025/05
06氢硫化物(H₂S)作为微生物分解产物和多种工业过程的副产物,不仅对生态系统和水质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也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风险。实现H2S的现场快速检测对于环境监测、污水溯源和职业安全保障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传统检测方法通常依赖不稳定的酶或胶体纳米材料,存在检测稳定性差、操作复杂、设备依赖性强等问题,难以满足实际应用需求。近日,生物工程学院王晓琨副教授联合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张志阳研究员、陈令新研...
2025/04
30空间蛋白质组学领域近期取得重要突破:中国科学院张玉奎院士团队通过自主开发的新型高精度分析技术,首次在复杂生物组织中实现蛋白质的精细空间定位与动态行为追踪。该技术不仅能更快速、更清晰地绘制蛋白质在脑部等器官中的分布图谱,还能捕捉蛋白质形态的实时变化;结合先进成像技术,进一步揭示了细胞内关键蛋白质复合体的精细结构及其动态工作机制。这些发现为理解阿尔茨海默病等脑部疾病的发生机制、开发新一代靶向药物提...
2025/04
28在能源革命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钠离子电池凭借资源丰沛、成本低廉及高功率的特性,正成为突破新能源储能瓶颈、驱动电动车革新、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战略支点,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创新机遇。本期“名家讲堂”特别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电化学领域的权威专家李景虹院士莅临,并带来主题为“高功率钠离子电池”的学术报告,以前沿视角剖析钠离子电池创新路径。一、报告时间:4月29日13:30-15:00二、报告地点:四方校区尚舜报告厅三、...
山东省青岛市松岭路99号
山东省青岛市郑州路53号
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小清河路6号
山东省高密市杏坛西街1号
山东省济南市文化东路80号
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联通路(西段)5188号
鲁ICP备05001948号-1 鲁公网安备 37021202000007号
版權所有©2023 菲律宾欧博 ABG(中国区)官方网站